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社校同频,在温暖互动中,「共」育“成长森林”

日期:2025-07-07 10:18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管庄地区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3月5日学雷锋环境清洁,需准备20套小扫把”“4月11日垃圾分类进校园,联系讲解员”……翻开建东苑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笔记,一行行字迹承载着沉甸甸的心意。自建东苑社区携手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管庄校区低部开展社校共建以来,他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用缤纷多彩的活动点亮青少年的学习园地,以温暖贴心的服务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如今,2025年的社校共建活动也圆满收官,快来解锁快乐瞬间吧!

PART.01

三月春风里

播下“雷锋”的种子

3月5日,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雷锋”列队走进社区,小手紧握着抹布、夹子和垃圾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鼻尖冻得通红,却格外认真地擦拭着栏杆。“嘘——”她神秘地对小伙伴眨眨眼,“老师说做好事不留名,我们把名字都‘藏’进雷锋日记本啦!”春风掠过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悄悄把“奉献”的种子种进了心田。

PART.02

四月课堂上

垃圾“分”出童趣

在“垃圾分类进校园”的课堂上,讲解员举起一个奶茶杯模型:“吸管和杯子,要分开投放哦!”二年级的王小明突然高举起手:“老师老师,那奶茶里的‘珍珠’算什么垃圾呀?”教室里传出一阵讨论声。

分组比赛时,每个小组成员需轮番将手中垃圾投入正确的垃圾桶。有个小组的几个孩子拿不定主意,正为玉米棒是“厨余垃圾”还是“其他垃圾”而争论不休,最后还要请老师做“外援”。老师俯身指着宣传册上的分类图,耐心地解释起来。“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玉米棒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且其质地不算特别坚硬,可以打碎做肥料,天然无公害,因此它属于厨余垃圾,丢弃时应投入绿色桶内。”

PART.03

六月书墨香

藏着社区的祝福

六月的清晨,社区工作人员带着精心挑选的图书走进校园,逐一分发给孩子们。一位同学接过书本,惊喜地发现扉页贴着一张便签:“愿你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建东苑社区”。她轻轻摩挲着这行温暖的文字,阳光透过梧桐叶,在书页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影。课间操的铃声刚落,几个孩子已迫不及待地坐在台阶上翻开书页,蝉鸣声里,夹杂着书页翻动的沙沙轻响。

PART.04

科技与色彩

点亮“哇”时刻

科技课上,航模老师正演示着,一个小零件“调皮”地弹到了第一排学生的课桌上。这个平日里总爱“神游”的男孩,此刻眼神却异常专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第一个组装成功!当那架小小的飞机颤颤巍巍却坚定地飞过讲台时,全班“哇”声不断,掌声连连!

PART.05

童趣脸谱课

绘出“新花样”

脸谱绘制课上,孩子们笔下的传统角色焕发出天马行空的童趣:关羽的胡须变成了蓝色,包拯额头的月牙染上了红色。孩子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创意绘画,还有的发散思维画了社区最美的样子。一个小姑娘悄悄把自己的作品塞给老师:“老师,这是送给社区阿姨的!看,我画了咱们小区最美的玉兰花!”

时光静静流淌

社区与学校共同绘制的“成长地图”上

每一场活动都如一枚闪光的坐标

指引着孩子们砥砺成长

此刻

建东苑社区工作人员桌上的笔记本

已悄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上面正勾勒着新一年的活动构想

让我们共同期待

这片“成长营地”续写更温暖动人的篇章